question-icon 未经审判能否确定一个人有罪?

最近在看一些法律相关的资料,对“未经审判不得确定有罪”这个原则有点疑惑。如果一个人被怀疑犯罪,但没有经过正式的审判程序,能否直接认定他有罪?这种情况下,法律是如何保障他的权益的?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释。
展开 view-more
  • #无罪推定
  • #刑事诉讼法
  • #法律原则
  • #审判程序
  • #证据规则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未经审判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这一原则被称为“无罪推定”原则。它是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旨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防止在没有充分证据和法律程序的情况下对个人进行不公正的定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一条文明确规定了在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任何被指控犯罪的人都应被视为无罪。这一原则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性,还确保了被告人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 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在于,法律要求在审判过程中,控方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被告人有罪,而被告人则无需自证无罪。如果控方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无罪判决。这一原则有效地防止了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对个人进行随意定罪,保障了每个人的基本人权。 此外,无罪推定原则还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例如,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程序,不得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证据。在审判阶段,法院必须依法独立审判,确保被告人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无罪推定原则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被告人在审判过程中享有沉默权。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的规定,被告人有权拒绝回答可能使其自证其罪的问题。这一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防止了在审判过程中对被告人进行不公正的对待。 总的来说,未经审判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的原则是中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基石,它不仅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还确保了刑事诉讼的公正性和合法性。这一原则的存在,使得每个人在面对刑事指控时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避免了因缺乏证据或程序不当而导致的冤假错案。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