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离婚后,父或母怎样行使探望子女的权利?

我和另一半离婚了,孩子判给了对方。我很想念孩子,想多去看看他,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才符合法律规定。我担心自己的探望方式会引起对方不满,也怕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所以想了解一下,离婚后我作为父母该如何正确行使探望子女的权利呢?
展开 view-more
  • #探望权利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探讨离婚后父或母如何行使探望子女的权利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探望权的概念。探望权,简单来说,就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一方,依法享有的看望、接触子女的权利。这一权利不仅是父母与子女亲情交流的重要保障,也有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首先,关于探望权的行使方式和时间,法律鼓励父母双方通过协商来确定。这是因为父母最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情况,协商确定的方案往往更具可行性和灵活性。例如,双方可以约定每周探望一次,每次探望的时间为半天,地点可以是孩子的住所或者双方协商一致的其他地方。这种方式充分尊重了父母双方的意愿,也能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然而,如果父母双方无法就探望的方式和时间达成协议,那么就需要由人民法院来判决。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保障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为出发点。这些因素包括孩子的年龄、生活习惯、学习安排,以及父母双方的工作、生活情况等。比如,如果孩子还年幼,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法院可能会适当缩短探望的时间;如果父母一方工作繁忙,法院会考虑安排更合理的探望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享有探望权,但如果其探望行为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人民法院有权依法中止其探望权。这里所说的“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可能包括探望方有暴力倾向、患有传染性疾病、存在不良嗜好等情况。当导致中止探望的事由消失后,探望权应当恢复。例如,探望方经过治疗,传染性疾病已经痊愈,那么就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探望权。 另外,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义务。如果直接抚养方拒绝协助,不直接抚养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助义务。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强制措施,确保探望权的实现。 总之,离婚后父或母行使探望子女的权利,既要遵循法律规定,也要充分考虑子女的利益和感受。通过协商、法院判决等方式,合理确定探望的方式和时间,保障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正常交流和亲情维系。同时,无论是探望方还是协助方,都应当以子女的身心健康为首要考虑,共同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