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折旧应该怎样填入资产负债表?
我在做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不太清楚累计折旧这一项该怎么填进去。不知道是直接填数值,还是要经过什么计算或者和其他项目关联起来填。希望能了解累计折旧填入资产负债表的具体方法和规则。
展开


累计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逐渐转移到成本或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在会计核算里,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与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密切相关。 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这一项目并不是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直接填列的。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30 号——财务报表列报》的相关规定,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项目应按照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填列。而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的计算方式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也就是说,累计折旧不会单独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一个项目来填写。而是通过上述公式,以抵减的方式影响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比如,公司有一项固定资产,其原值是 100 万元,累计折旧为 20 万元,且没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那么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应填列的金额就是 100 - 20 = 80 万元。 在实际操作中,会计人员首先要准确核算出累计折旧的金额。这通常是通过每月对固定资产按照一定的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计提折旧,然后将每月计提的折旧额进行累加得到累计折旧的总额。之后,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并将其填列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项目中。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和财务状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