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得到司法救助该如何开具证明?
我之前申请过司法救助,但是没通过。现在我因为一些事情,需要一份未得到司法救助的证明。我不太清楚要去哪里开这个证明,具体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希望能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办法。
展开


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诉讼,但经济确有困难的,实行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当需要开具未得到司法救助的证明时,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背景和操作流程。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免交诉讼费用:(一)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救济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四)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赔偿或者补偿的;(五)确实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准予减交诉讼费用的情形以及准予缓交诉讼费用的情形也有相应规定。如果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未获批准,意味着不符合上述规定中的相关条件。 要开具未得到司法救助的证明,通常应该向作出司法救助申请审核决定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一般的流程是,申请人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以及之前司法救助申请的相关材料,前往法院的立案庭或者负责司法救助审核的部门。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表明需要开具未获得司法救助的证明。工作人员会根据法院的记录进行核实,确认申请人确实未获得司法救助后,按照法院的规定格式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 在实际操作中,不同地区的法院可能在具体的办理流程和要求上存在一定差异。有些法院可能要求申请人填写专门的申请表,有些可能还需要申请人提供书面的情况说明等材料。所以,在前往法院办理证明之前,建议先通过电话等方式咨询法院,了解清楚具体的办理要求和所需材料,以确保能够顺利开具证明。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