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时,仲裁裁决该如何处理?
我遇到一个仲裁案件,裁决已经出来了,但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我不清楚这种情况下这个仲裁裁决要怎么处理。我担心会不会因为对方下落不明,导致裁决无法生效或者执行,影响我的权益。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这种情况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仲裁程序中,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是一个较为棘手的情况,但法律对此有明确的处理方式。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相关的法律概念和处理办法。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送达的含义。送达是指仲裁机构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将仲裁文书送交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的行为。送达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与人能否及时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当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时,普通的送达方式无法实现送达目的。这时,法律规定可以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虽然没有直接对公告送达作出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也就是说,当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时,仲裁机构可以通过在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的方式送达仲裁裁决。公告发出后,经过三十日,就视为已经送达给了受送达人。在公告送达之后,仲裁裁决的效力不受影响。一旦视为送达,受送达人就需要按照裁决的内容履行义务。如果受送达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综上所述,当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时,仲裁机构可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处理仲裁裁决。公告送达视为送达后,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另一方当事人可在对方不履行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