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被收购之后债务问题会怎样处理?
我有一家企业,最近打算被另一家企业收购,但我担心企业之前的债务问题。不知道企业被收购后,这些债务是由原企业承担,还是由收购方承担呢?我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处理方式。
展开


企业被收购后债务的处理方式,是许多人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法律层面,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规定来处理。 一般来说,企业收购主要有两种常见方式,不同方式下债务的承担情况有所不同。第一种是股权收购,在股权收购中,收购方购买的是目标企业股东的股权。这种情况下,目标企业的主体资格并未改变,它仍然是独立的法人,其原有的债务依然由目标企业自身承担。简单来讲,就好比一个人换了老板,但这家企业还是原来的企业,债务自然也跟着企业走。例如,甲企业通过股权收购获得了乙企业的大部分股权,乙企业之前欠丙企业的货款,还是由乙企业负责偿还。 第二种是资产收购,在资产收购中,收购方只购买目标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此时,目标企业的主体资格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目标企业在资产收购后继续存续,其债务由存续的目标企业承担;如果目标企业因资产收购而注销,那么债务的承担就要根据具体的收购协议来确定。如果收购协议中明确约定了债务的承担方,那么就按照协议执行。比如,丁企业收购了戊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等资产,收购协议中约定戊企业的债务由丁企业承担一部分,那么丁企业就需要按照约定承担相应债务。 此外,如果在企业收购过程中,存在恶意逃避债务的行为,债权人有权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相关责任人承担责任。比如,收购方和原企业股东恶意串通,故意不承担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企业被收购后债务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收购方式、收购协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等多方面因素。在进行企业收购时,相关方应当明确债务的承担问题,以避免后续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