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后标的公司的债权该如何处理?


并购后标的公司的债权处理方式,需要根据不同的并购情况来确定,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 公司合并情况下债权的处理 - **法律规定**: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也就是说,在公司合并这种并购方式下,标的公司的债权会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立的公司来承接。例如,A公司与B公司合并成C公司,那么A公司和B公司原来的债权就都由C公司来享有。 - **通知债权人程序**:《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这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知情权和权益,让债权人能够及时了解公司合并的情况,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 ### 股权收购情况下债权的处理 - **一般原则**:股权收购是指公司股东的股份由原股东转让给新股东,新股东替代原股东在公司中的地位,继续行使原股东的公司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原有的债权债务并不会因为股东的变更而变更或消灭,公司的债权仍然由公司享有。但是,原股东因被收购而退出公司,那么原有的债务应当由新股东在出资范围内承担。例如,甲持有A公司50%的股权,将其股权转让给乙后,A公司的债权依然属于A公司,若A公司出现债务问题,新股东乙需要在其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 - **潜在风险**:股权收购给受让方带来潜在风险,因为虽然债权债务在法律上仍由公司承担,但如果公司无法清偿债务,债权人要求公司承担责任时,受让方可能会面临经济损失。 ### 资本收购情况下债权的处理 - **一般原则**:资本收购是指公司以有偿对价取得另外一家公司的全部或者部分资产的民事法律行为。资本收购一般不涉及公司股东权益,收购方看中的是受让方某一具体资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原公司的债务,收购方通常不承担责任。例如,A公司收购B公司的一项专利,属于资本收购,A公司一般不承担B公司的原有债务。 - **特殊情况**:如果双方在收购协议中约定了受让方不仅受让资产,还受让相应的债务,那么受让方将对约定的这部分债务承担责任。 ### 其他常见处理方式 - **收购前协商**:在收购前,收购方和原股东可以与债权人协商,达成协议以降低负债金额。如果原公司已经濒临破产,这样的协议对双方都有利。 - **约定处理**:收购方和原股东会在股权收购协议中约定企业收购后的债权债务,例如分期支付股权收购款,在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时支付部分,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后支付部分,剩余部分作为或有债务担保;还可以约定承担或有债务的计算公式和比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