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是否会丧失继承权引发争议该如何处理?
我家里因为子女是否丧失继承权的问题产生了争执。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什么情况子女会丧失继承权,要是真有争议了,应该按照什么流程来解决,是私下协商还是走法律途径呢?希望能得到专业解答。
展开


在我国,当子女是否丧失继承权引发争议时,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情况下子女会丧失继承权,以及如何处理这种争议。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一是故意杀害被继承人;二是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三是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四是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五是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这里所说的“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对被继承人或其他继承人的权益造成了重大损害。例如,伪造遗嘱导致其他继承人无法获得应得的遗产份额。 当出现子女是否丧失继承权的争议时,通常有两种解决途径。一种是协商解决。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沟通,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共同协商确定是否存在导致丧失继承权的情形。这种方式比较灵活,能够避免伤害亲情,而且成本较低。但如果争议较大,无法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就需要采取另一种途径,即通过法律诉讼解决。 在诉讼过程中,主张子女丧失继承权的一方需要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说,他们要拿出证据来证明子女存在上述法律规定的丧失继承权的行为。这些证据可以是证人证言、书面材料、视听资料等。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 在处理子女是否丧失继承权的争议时,无论是协商还是诉讼,都要以法律为依据,尊重事实,确保每一个继承人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障。同时,也要尽量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避免因遗产问题引发更大的矛盾。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