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纠纷如何处理?
我遭遇了医疗事故,和医院就赔偿问题产生了纠纷。医院给出的赔偿方案我很不满意,我不知道该怎么去争取合理的赔偿,也不清楚具体的处理流程和依据是什么,想了解下该如何解决这个医疗事故赔偿纠纷。
展开


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双方就赔偿问题产生的争议。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如何处理这类纠纷。 首先,要明确医疗事故的定义。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也就是说,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被认定为医疗事故。 当发生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时,有多种解决途径。一是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医患双方可以就赔偿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赔偿协议。这种方式简单快捷,能节省时间和精力。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 如果协商不成,患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根据相关规定和程序,对纠纷进行调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 患者还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由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在诉讼过程中,患者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以及自己受到的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在处理医疗事故赔偿纠纷时,患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费用清单等。这些证据对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同时,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