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轻微撞人该怎么处理?


当开车发生轻微撞人事故时,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是现场处理。在事故发生后,务必立即停车,这是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不停车而直接离开现场,就可能构成肇事逃逸,会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停车之后,要查看伤者的状况,看看伤者受伤的程度如何。要是伤者受伤比较严重,或者情况不明确,必须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争取让伤者尽快得到专业的医疗救治。同时,也要拨打122报警电话,向交警部门报告事故的发生。报警时,要准确说明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大致情况等信息,以便交警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在等待救援和交警到来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现场,比如可以在车辆周围放置警示标志,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接着是责任认定。交警到达现场后,会对事故进行勘查,收集相关的证据,比如现场的痕迹、车辆的状况、当事人的陈述等。然后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对事故的责任进行认定。一般来说,责任划分有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这几种情况。如果双方对事故责任认定没有异议,就可以按照责任认定来处理后续事宜。要是对责任认定结果有异议,根据规定,当事人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然后是赔偿问题。赔偿通常是根据责任的划分来确定的。如果车辆购买了保险,那么可以先由保险公司在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比如交强险,它会在一定的额度内对伤者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赔付。超出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则由责任人按照责任比例承担赔偿。赔偿的项目一般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具体的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中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医疗费要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最后,如果双方就赔偿等问题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可以签订赔偿协议,按照协议履行赔偿义务。要是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伤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