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邻居拆迁纠纷该如何处理?


当遇到隔壁邻居拆迁纠纷时,有多种处理方式。 首先是行政裁决。如果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这里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要是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则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裁决内容涵盖补偿方式、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地点、搬迁期限等事项,并且要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依据是相关拆迁管理法规对行政裁决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拆迁补偿安置方面的争议。 其次是行政或司法强制,但这两种强制方式只能选其一。行政强制是指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行政裁决书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拆迁管理部门提请公安部门强制拆迁;司法强制是指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决书规定的搬迁期限内未搬迁的,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被拆除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这是因为强制拆迁涉及公民重大权益,所以法律规定要谨慎进行。 最后是民事仲裁或民事诉讼。要是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协议约定的搬迁期内拒绝搬迁,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期间,拆迁人还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这是依据《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保障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方面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做出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司法强制: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规定,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先予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终审判决作出之前,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对方当事人向申请一方当事人给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或其他财物,或者实施或停止某种行为,并立即付诸执行的一种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