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扰民该如何处理,制造噪音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在生活中,噪音扰民是一个较为常见且困扰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噪音扰民如何处理以及制造噪音的法律责任。 首先,对于噪音扰民的处理方式,当我们遇到噪音扰民问题时,可以采取多种途径来解决。其一,与制造噪音的一方进行沟通协商。这是最直接且简单的方式,通过友好地交流,让对方意识到其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进而自觉降低噪音。例如,如果是邻居家装修噪音过大,我们可以上门礼貌地提醒他们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其二,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对于不同类型的噪音扰民,负责处理的部门也有所不同。比如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等产生的噪音,可以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投诉;社会生活噪声,如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固定设备、娱乐场所等产生的噪音,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相关部门投诉。其三,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制造噪音的一方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等。 接下来,我们看看制造噪音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也对不同领域的噪音污染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例如,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的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数量以及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所发出的噪声值和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情况,并提供防治噪声污染的技术资料。如果未按照规定进行申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总之,噪音扰民不仅会影响他人的生活质量,制造噪音的一方还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当我们遇到噪音扰民问题时,要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