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股东权益受到侵害该如何处理?


当公司的股东权益受到侵害时,股东可以采取多种合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股东权益的概念。股东权益是指股东基于其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这些权利包括但不限于资产收益权(如分红)、参与重大决策权、选择管理者权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处理权益受侵害的情况: 第一,内部沟通协商。股东发现权益受到侵害后,应首先尝试与公司管理层或其他相关股东进行沟通协商。这是一种较为温和且成本较低的解决方式。股东可以向公司提出自己的诉求,要求公司纠正侵害行为。例如,如果是分红问题,股东可以要求公司按照公司章程或相关协议进行分红。 第二,行使股东权利。如果沟通协商无果,股东可以依据公司法的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比如,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等文件,以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如果发现公司存在违规行为,股东可以通过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等方式,对公司的决策进行干预。 第三,提起诉讼。当上述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时,股东可以通过法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可以提起直接诉讼和派生诉讼。直接诉讼是指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的诉讼,比如公司拒绝向股东分配利润,股东可以直接起诉公司要求分配利润。派生诉讼则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怠于起诉时,股东以自己的名义为公司的利益向法院提起的诉讼。例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股东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据法律规定,采取合适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