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标权纠纷该怎么处理?


当遇到侵犯商标权纠纷时,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商标权。商标权就是商标所有人对其商标所享有的独占的、排他的权利。简单来说,你注册了一个商标,别人就不能随便用它来卖东西。 我国《商标法》对商标权保护有明确规定。该法第六十条指出,当发生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我们先来看看协商这种方式。协商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沟通,就侵权问题达成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比较灵活、高效,能节省时间和成本,还能避免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例如,双方可以就赔偿金额、停止侵权的时间等达成一致意见。 如果协商不成,就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另外,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向法院起诉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比如商标注册证书、侵权商品的实物、销售记录等。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判决侵权人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总之,处理侵犯商标权纠纷的途径有多种,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