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运营怎样认定为诈骗?
我找了一家代运营公司帮我做网店,交了不少钱,可他们承诺的效果一个都没实现,还一直找借口让我继续加钱。我怀疑他们是诈骗,但又不确定。我想知道在法律上,代运营满足什么条件会被认定为诈骗呢?
展开


在法律上,认定代运营构成诈骗,需要结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来判断。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首先是主观方面,代运营公司要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这意味着公司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按照约定为客户提供正常的代运营服务,而是想骗取客户的钱财。比如,公司明知自己没有相应的运营能力和资源,却向客户吹嘘能达到很高的业绩,以此吸引客户交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诈骗就属于故意犯罪的一种。 其次是客观行为方面,代运营公司实施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虚构事实就是编造不存在的情况,像代运营公司虚构自己有专业的运营团队、丰富的成功案例等;隐瞒真相则是故意不告知客户一些重要信息,例如隐瞒代运营模式存在的重大缺陷等。通过这些手段,使客户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处分了自己的财产,也就是给代运营公司交了钱。 最后,关于数额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不过,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这个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只有当代运营公司骗取的财物达到数额较大时,才可能构成诈骗罪。如果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可能不构成诈骗罪,但仍可能构成民事欺诈,客户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代运营公司承担违约责任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