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肇事逃逸如何鉴定?
我之前开车和朋友聚会喝了点酒,结果回家路上不小心撞了别人的车。当时心里害怕就直接开车走了,现在特别担心被认定为酒后肇事逃逸。我想知道法律上对于酒后肇事逃逸是怎么鉴定的呀,什么样的情况会被判定呢?
展开


酒后肇事逃逸的鉴定需要从多个方面来综合考量。 首先,要确定酒后这一情形。酒后在法律上主要涉及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饮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依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的规定,通过呼气酒精含量检验或者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来确定驾驶人员是否处于酒后状态。 其次,对于肇事的认定。肇事一般指发生了交通事故,也就是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对交通事故有明确的定义。只要存在车辆碰撞、刮擦等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者财物损坏的情况,就可能构成肇事。 最后,逃逸的判定。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里强调的是主观上有逃避责任的故意。比如明明知道发生了事故,却不停车处理,而是直接驾车或者弃车逃离现场;还有的在现场留下虚假信息后离开等情况都可能被认定为逃逸。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都属于逃逸。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况,才能准确鉴定酒后肇事逃逸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