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认定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他背着我和别人签了一份合同。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合同是否有效,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认定这份合同。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是如何认定的,有哪些具体的标准和依据呢?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合同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层面,对于未成年人订立合同的认定,需要依据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状况来确定,我国法律根据年龄等因素对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进行了划分,并对不同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效力有着不同的规定。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通俗来讲,就是一个人有没有能力独立去做一些涉及法律权利和义务的事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进行一些与自己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比如,一个十岁的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支铅笔,这种行为就与他的年龄和智力相适应,所订立的购买铅笔的合同是有效的。但如果这个十岁的孩子签订了一份价值上万元的购买电脑的合同,这显然超出了他这个年龄所能理解和掌控的范围,该合同的效力就处于待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经法定代理人(一般是父母)同意或者追认后,合同才有效。相对人(也就是和孩子签订合同的另一方)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而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的规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也就是说,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是无效合同。例如,一个六岁的孩子和别人签订了一份租房合同,这份合同从法律上来说是没有效力的。 此外,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订立的合同,只要符合一般合同生效的要件,就是有效的。比如,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在工厂打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维持生活,他签订的购买生活用品的合同就是有效的。 综上所述,认定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要先判断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再依据相应的法律规定来确定合同的效力。这样才能准确地在法律框架内处理涉及未成年人合同的相关问题。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