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未成年人监护人侵权行为如何认定?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之前在学校和同学起了冲突,把同学打伤了。对方家长说是因为我们没教育好,要认定我们监护人有侵权行为。我不太懂这方面,想知道法律上对于未成年人监护人侵权行为是怎么认定的呢?
展开 view-more
  • #监护侵权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要弄清楚未成年人监护人侵权行为的认定,我们得先了解几个关键概念。首先,监护人,就是对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一般是父母。而侵权行为呢,简单来说,就是侵犯了别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为。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未成年人监护人侵权行为的认定有明确规定。根据该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意味着,如果未成年人实施了侵权行为,比如打伤别人、损坏别人财物等,监护人通常要为此负责。 认定未成年人监护人侵权行为,通常有这么几个要点。第一,未成年人实施了侵权行为。这得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有证据证明孩子确实打伤了人或者损坏了东西。第二,造成了损害后果。就是说因为未成年人的行为,给他人的人身或者财产带来了损失。比如被打伤的人去医院治疗花了钱,或者被损坏的财物有实际的价值损失。第三,监护人存在过错。这里的过错一般表现为没有尽到监护职责。比如,监护人明明知道孩子有暴力倾向却没有加以管束,或者没有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等。 不过,要是监护人能够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监护职责,那么可以适当减轻其侵权责任。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原则,既保护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考虑到了监护人的实际情况。所以,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监护人要积极收集自己尽到监护职责的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