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劳动合同是如何认定的?
我和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但是我担心合同可能无效。我不太清楚怎么判断合同是否有效,想了解一下认定有效劳动合同的标准和方法,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看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在我国,有效劳动合同的认定涉及多方面因素,以下为您详细介绍。首先,主体资格要合法。这意味着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都必须具备签订合同的资格。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它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或者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比如一家经过工商登记注册的正规公司,就具备作为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而劳动者一方,必须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且具有劳动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其次,合同内容要合法。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中关于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约定,都要符合法律要求。例如,劳动报酬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再者,意思表示要真实。这是指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是出于自己的真实意愿,没有受到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的影响。如果用人单位以欺诈手段,故意隐瞒工作的危险环境,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签订合同,那么这样的合同是可撤销的。最后,合同形式要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所以,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需要采用书面形式。总之,认定一份劳动合同是否有效,需要综合考虑主体资格、内容、意思表示和形式等多个方面,只有这些方面都符合法律规定,才能认定为有效劳动合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