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该如何进行遗产继承?


房产的遗产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将被继承人遗留的房产转移给继承人的过程。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要确定继承的方式。继承主要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立下遗嘱的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来继承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遗嘱继承则是被继承人在生前立下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其房产。遗嘱的形式包括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等。只要遗嘱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就具有法律效力。比如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其次,是办理继承手续。在确定了继承人后,需要办理一系列的手续来完成房产的过户。第一步,要进行房屋评估。通过专业的评估公司对房屋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确定房屋的价值。第二步,办理继承公证。继承人需要到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公证机构会对继承人的身份、遗嘱的真实性等进行审查,确认继承人的继承权。办理公证时,需要提供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房产证、继承人的身份证明、遗嘱等相关材料。第三步,进行房屋测绘。由专业的测绘公司对房屋进行测绘,绘制房屋平面图和地籍图。第四步,申请产权登记。继承人持继承公证书、房屋测绘图、房产证等材料到房地产交易中心申请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手续。经审核无误后,房地产交易中心会发放新的房产证,将房屋产权登记到继承人名下。 最后,如果在房产继承过程中出现纠纷,继承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协商是指继承人之间自行就遗产分割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调解是指由第三方调解机构或个人对纠纷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和解;仲裁是指根据双方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诉讼则是指继承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对纠纷进行审理和判决。 总之,房产的遗产继承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法律规定,继承人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按照法定程序办理继承手续,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