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典》第十五条该如何解读?

我在看《民法典》的时候看到了第十五条,但不太理解它的意思。我想知道这一条在实际生活中有啥用,主要规定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能不能给我解释得清楚明白些。
展开 view-more
  • #民法典解读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五条规定:“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下面为你详细解读这条法律规定。 首先,这一条是关于自然人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如何确定的规定。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很重要,它们是判断一个人法律上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开始和终止的重要节点。比如,从出生开始,自然人就享有民事权利能力,能够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而死亡则意味着民事权利能力的终止。 其次,条文给出了确定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的顺序。第一顺序是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出生证明是由医院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婴儿出生的时间和基本情况;死亡证明通常是由医疗机构、公安机关等出具的,证明自然人死亡的时间等信息。这些证明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所以优先作为判断依据。 如果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那就进入第二顺序,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户籍登记是国家对自然人基本信息进行管理的重要方式,上面记录的出生和死亡时间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最后,条文还规定了特殊情况。如果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这体现了法律追求事实真相的原则。比如,有证人证言、医疗记录等其他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能够证明实际的出生或死亡时间与出生证明、户籍登记等记载的时间不一致,那么就以这些证据所证明的时间为准。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