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驾驶罪取保候审后会怎么判?


在探讨危险驾驶罪取保候审后如何判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危险驾驶罪。危险驾驶罪是指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时,存在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醉酒驾驶机动车、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以及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并危及公共安全等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明确规定了这些属于危险驾驶罪的情形。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并不代表案件的终结,也不能决定最终的判决结果。办理取保候审通常意味着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相对较低,但法院在判决时,会依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因素来综合判定。 对于危险驾驶罪,如果犯罪情节较轻,可能会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拘役的期限一般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这里所说的犯罪情节较轻,可能包括犯罪行为没有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犯罪嫌疑人在事后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等情况。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表现良好,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判决产生有利影响。例如,在司法实践中,如果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有悔罪表现,法院在量刑时可能会适当从轻处罚。 然而,如果犯罪情节严重,比如在危险驾驶过程中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那么就可能不仅仅是危险驾驶罪,还可能会涉及交通肇事罪等其他更严重的罪名,判决结果也会相应加重。 此外,法院在判决时还会考虑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如果犯罪嫌疑人有自首情节,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有立功表现,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总之,危险驾驶罪取保候审后的判决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的判决要以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做出的裁决为准。如果涉及此类案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