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交通事故协商后会怎么判?

前段时间我出了交通事故,和对方协商好了赔偿等事宜。但现在有点担心,万一之后有什么变故闹到法院,这种已经协商好的交通事故,法院一般会怎么判呢?我想了解下具体的判定规则和依据。
展开 view-more
  • #事故协商判决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双方进行协商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式。协商通常会形成一个协议,明确双方对于事故责任、赔偿金额等方面的约定。 从法律上来说,这种协商协议在本质上属于民事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如果交通事故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了协议,无论这个协议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如果双方都按照协商协议履行了各自的义务,那么通常不会再涉及到法院判决的问题。然而,当一方不履行协议或者对协议内容产生争议时,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法院会审查协商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如果协议是双方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签订的,且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法院一般会尊重协议的内容,判决违约方按照协议履行义务。 其次,法院会考虑交通事故的实际情况。即使双方已经协商,法院仍会审查事故的责任认定是否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如果有证据证明协商协议中的责任认定与实际情况不符,法院可能会根据实际的事故责任重新判定赔偿责任。 此外,如果协商协议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法院可能会根据公平原则对协议内容进行调整。 最后,如果协商协议涉及到保险赔偿问题,法院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来判定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和范围。总之,交通事故协商后法院的判决会综合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判决结果公平、合法。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