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符合原岗原薪?


在探讨如何判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符合原岗原薪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概念。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这里的“无确定终止时间”,并非意味着合同没有终止的可能,只是不像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那样有明确的到期日期。它是劳动关系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给予劳动者一定的职业安全感。 而原岗原薪,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继续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按照原来的薪资待遇工作。岗位包括工作的内容、职责、工作地点等方面;薪资则涵盖基本工资、奖金、福利等各项收入。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就表明,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岗位和薪资的变更,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且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 判断是否符合原岗原薪,首先看工作内容。如果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任务、职责范围与劳动合同签订时的约定有较大差异,可能就不符合原岗的要求。例如,原本是从事行政工作,突然被要求去做销售工作,这显然改变了工作岗位。 其次是工作地点。工作地点也是岗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擅自变更工作地点,且这种变更给劳动者的生活带来较大不便,也不符合原岗的规定。比如,原本在市区工作,被调到偏远的郊区,这可能就不合理。 再看薪资待遇。除了基本工资不能降低外,奖金、福利等其他收入也应保持稳定。如果用人单位随意减少奖金发放或者取消一些福利,就可能违反了原薪的约定。例如,原来每个月都有交通补贴,突然取消了,这就需要看是否有合理的理由。 此外,如果用人单位以一些不合理的理由,如变相裁员等,故意调整岗位和降低薪资,劳动者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权益。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恢复原岗原薪;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总之,判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符合原岗原薪,需要综合考虑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薪资待遇等多个方面,并且以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