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诈骗罪判缓刑案件如何判?

我家里人因诈骗罪被起诉了,听说有判缓刑的可能。我不太懂法律,就想知道法院在审理诈骗罪判缓刑的案件时,是依据什么来判的呢?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可能判缓刑?具体的判决流程又是怎样的?
展开 view-more
  • #诈骗罪缓刑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 而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对一些犯罪较轻、有悔罪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考验期限内,如果遵守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对于诈骗罪案件要想被判缓刑,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在诈骗罪中,犯罪情节是否较轻,会综合考虑诈骗的金额、手段、造成的后果等因素。比如诈骗金额较小、采用相对温和的手段实施诈骗,并且没有给被害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等,可能会被认定为犯罪情节较轻。 有悔罪表现通常体现为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例如,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投案,将诈骗所得的财物全部返还给被害人,并真诚地向被害人道歉,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书,这些都可以视为有悔罪表现。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法院会根据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犯罪的原因等进行判断。如果犯罪分子平时表现良好,此次犯罪是由于一时的经济困难等特殊原因导致,且在案发后有明显的改过自新的意愿和表现,那么可以认为其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一般是指犯罪分子居住的社区经过评估,认为其回到社区后不会对社区的治安、风气等造成负面影响。 具体的判决流程是,首先由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法官会根据查明的事实、证据,结合法律规定来判断是否符合缓刑条件。如果符合,就会作出缓刑判决。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如定期向考察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等。如果违反规定,可能会被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