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他人专利罪名会怎么判?


侵犯他人专利可能涉及的罪名主要是假冒专利罪。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可能的判决情况。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假冒专利罪。简单来说,就是行为人违反国家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这里的“假冒他人专利”包括很多种情况,比如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专利技术等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那怎样才算是“情节严重”呢?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二条,假冒他人专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二)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三)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以及被告人的认罪态度、悔罪表现等。如果侵权人能够积极赔偿专利权人的损失,取得专利权人的谅解,可能在量刑时会从轻处罚;相反,如果侵权人拒不认罪、继续实施侵权行为或者给专利权人造成了特别严重的损失,那么可能会在法定量刑幅度内从重处罚。 如果发现专利被侵犯,专利权人可以先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如果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侵权人的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