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发票的分录该怎么做?


在会计处理中,进项发票的分录涉及到增值税的相关处理,而相关的会计处理和税务规定是有明确法律依据的。首先,我们要理解进项发票的概念。进项发票是指企业在购买货物、接受劳务或者服务等经营活动中,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它上面注明的增值税额可以在企业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时进行抵扣。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购进货物等的时候交了一部分增值税,这部分税可以用来抵减企业销售货物等时要交的增值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在进行会计分录时,一般情况下,企业取得进项发票时的分录如下:当企业购入货物等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假设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3%,增值税额为13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分录为: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 贷:银行存款 11300 这里“原材料”是企业购买的货物资产,“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录的就是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银行存款”则是支付的款项。如果企业是购进固定资产等,分录原理也是类似的。比如企业购入一台设备,价款50000元,增值税税率13%,增值税额6500元,分录为:借:固定资产 5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500 贷:银行存款 56500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企业购进的货物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此时分录就会有所不同。假设企业购进一批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价款2000元,增值税税率13%,增值税额26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 - 职工福利 2260 贷:银行存款 2260 这里就没有将增值税作为进项税额单独核算,而是将其计入了相关成本费用。总之,进项发票的分录要根据具体的业务情况和税法规定来正确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