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遗嘱该如何订立?


公证遗嘱是指经过公证机构公证的遗嘱,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和证明力。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公证遗嘱订立的相关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公证遗嘱的定义。它是遗嘱人在公证员面前订立的遗嘱,公证机构会对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这意味着,公证遗嘱必须通过公证机构完成,才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接下来是订立公证遗嘱的流程。第一步是申请。遗嘱人需要亲自到其住所地或遗嘱行为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如果遗嘱人行动不便,也可以请求公证机构派公证员到其住所办理。在申请时,要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第二步是受理。公证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就会予以受理。第三步是审查。公证员会对遗嘱人的身份、民事行为能力、遗嘱内容等进行全面审查。第四步是出具公证书。经过审查,认为遗嘱符合法律规定的,公证机构会出具公证书。 订立公证遗嘱需要准备的材料也有明确要求。一般来说,遗嘱人需要提供本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等;遗嘱涉及的财产凭证,如房产证、存款证明等;遗嘱草稿,如果遗嘱人不会书写,也可以在公证员面前口述,由公证员代书。 在订立公证遗嘱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遗嘱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此外,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最后,虽然公证遗嘱曾经具有优先效力,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取消了公证遗嘱的优先效力,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这意味着,即使是公证遗嘱,也可能会被后来订立的合法遗嘱所取代。总之,订立公证遗嘱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建议你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遗嘱的合法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