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被起诉后要怎么调解?


当面临商标侵权被起诉并希望进行调解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解和操作。首先,了解商标侵权的概念至关重要。商标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等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多种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情形。例如,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等。 在知晓侵权性质后,被起诉方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进行调解。第一步,主动联系对方。可以通过自己或者委托律师与起诉方取得联系,表达自己愿意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在联系时,要注意言辞诚恳,说明自己并非故意侵权的情况,争取对方的理解。 第二步,准备相关材料。在调解过程中,需要提供能证明自身情况的材料。比如,如果是因为疏忽导致侵权,要提供相关的证据说明情况;若有合理使用商标的理由,也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证据。这些材料能够帮助在调解中更好地说明自己的立场。 第三步,协商赔偿事宜。赔偿是调解中的关键环节。双方可以根据侵权的具体情况,如侵权的时间、范围、造成的损失等因素来协商赔偿的金额。被起诉方可以提出自己能够承受的赔偿方案,同时参考市场上类似侵权案件的赔偿标准。并且,在协商赔偿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经济状况。 第四步,确定调解方案。经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双方达成一致的调解方案。方案中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例如赔偿金额的支付方式和时间、是否需要停止侵权行为以及停止的时间等内容。调解方案最好形成书面协议,双方签字确认,以确保调解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第五步,履行调解协议。一旦调解协议达成,双方都要严格按照协议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被起诉方要按时支付赔偿款,并按照协议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起诉方则要按照协议约定,可能需要撤回起诉等。这样整个调解过程才算圆满完成。通过合理的调解,既能解决商标侵权纠纷,又能避免进一步的法律纷争和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