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核基数该怎么操作?


社保核基数是指核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这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操作流程。 首先,了解社保核基数的时间。一般来说,各地社保核基数的时间并不统一,大部分地区是在每年的年初进行,通常为1月到3月期间,但也有些地方会在7月左右调整。您需要关注当地社保部门的通知,明确所在地区的具体时间范围。 接着,收集员工工资数据。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所以,您要收集员工在过去一年里每个月的工资收入情况,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所有货币形式的收入。计算出每个员工的月平均工资。 之后,确定缴费基数上下限。各地社保部门会根据当地上一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确定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如果员工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下限,就按下限作为缴费基数;如果高于上限,则按上限作为缴费基数;在上下限之间的,就以实际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然后,准备申报材料。申报时,一般需要填写《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申报核定表》,并提供单位职工工资发放明细表、财务报表等相关资料。这些表格和资料可以在当地社保部门的官方网站上下载,也可以到社保经办机构领取。 最后,进行申报。申报方式有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上申报,您可以登录当地社保部门的网上服务平台,按照系统提示录入员工工资信息和缴费基数,完成申报操作。线下申报,您需要携带准备好的申报材料,前往当地社保经办机构的服务窗口,提交材料并办理申报手续。申报完成后,社保部门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就会按照新核定的缴费基数征收社保费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所以,准确核定社保缴费基数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