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劳动的权利与义务?
保障劳动的权利与义务,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具体是什么。劳动者的权利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义务则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从劳动者自身角度来看,要保障自己的劳动权利与义务,首先应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为劳动者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例如,《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在入职时,劳动者要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重要条款。这是保障自身权益的重要依据。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依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劳动者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比如与用人单位协商,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双方可以就争议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寻求解决方案。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还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是处理劳动争 议的重要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要保障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应当依法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要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利等。同时,用人单位也有权要求劳动者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完成工作任务。
总之,保障劳动的权利与义务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共同遵守法律法规,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争议,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上诉开庭只有助理法官和书记员,这合法吗?
失信被执行人对出行有影响吗
离婚后探视权就绝对不能与小孩过夜吗
企业间转让债权债务是否合法?
透露公安机关个人隐私该怎么处理?
破产管理人是否有申报纳税的义务?
第三次办理身份证有效期是几年?
高新技术企业加计扣除人工费用是怎样规定的?
编曲师收了定金后应如何处理?
驾驶证锁定原因怎么查询?
起诉一级卡主能拿到赔偿吗?
内账和外账不一样税务会怎么处罚?
工伤拒绝赔偿报警有用吗?
不是在编人员是否可以缴纳事业养老保险?
取保候审后一般多久检察院会传唤?
交通事故是否会导致开颅?
离婚后孩子抚养权归女方但户口在男方那里该怎么办?
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如何减刑?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