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孩子未成年犯罪该如何保护?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但是犯了点事。我很担心他以后的成长和发展,也不知道法律上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孩子有哪些保护措施。我想了解一下,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保护他,让他能有机会重新开始生活。
展开 view-more
  • #未成年犯罪保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当孩子未成年犯罪时,法律有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这些措施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关怀与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首先,从刑事责任年龄上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这一规定明确了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对于未达到相应年龄的未成年人,避免了过度的刑事处罚,而是更注重教育和引导。 其次,在诉讼程序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的特殊程序。例如,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这些程序保障了未成年人在诉讼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减少了诉讼对他们心理和名誉的伤害。 再者,在刑罚执行方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罪犯,如果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对未成年罪犯应当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在未成年犯管教所,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应当以教育改造为主,未成年犯的劳动,应当符合未成年人的特点,以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为主。这有利于未成年人在相对宽松和适宜的环境中改造,避免受到成年罪犯的不良影响。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于犯罪的未成年人,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共同配合,做好教育、感化、挽救工作。例如,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在学校犯罪的未成年学生,不得歧视、开除;社区可以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帮助未成年罪犯重新融入社会。同时,国家还建立了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这一制度为未成年人提供了重新开始的机会,减少了犯罪记录对他们未来生活、学习和就业的不利影响。 总之,当孩子未成年犯罪时,法律从多个方面给予了保护,其目的是帮助未成年人认识错误,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健康成长。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