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继承纠纷案件如何举证?

我家里最近因为老人遗产继承的事情闹起了纠纷,现在要走法律程序解决。但我不知道在继承纠纷案件里该怎么举证,要证明哪些东西,又该用什么来证明,心里很没底,希望能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view-more
  • #继承举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继承纠纷案件中,举证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能帮助当事人在诉讼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举证要点和法律依据。 首先,需要证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的身份关系。通俗来讲,就是要证明你有资格继承这份遗产。这通常需要提供诸如户口本、出生证明、结婚证等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只有属于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人,才有权利继承遗产。所以,证明身份关系的证据是开启继承程序的基础。 其次,对于遗产范围的举证也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要明确被继承人留下了哪些财产。比如房产,需要提供房产证;银行存款要提供银行账户信息和存款证明;股权则需要有股权证书等。这些证据能清晰地界定遗产的具体内容和价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只有合法的财产才能作为遗产进行继承,因此准确举证遗产范围是确定继承份额的前提。 再者,如果涉及遗嘱继承,就需要对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举证。遗嘱可以是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等不同形式。每种遗嘱都有其法定的形式要求。例如,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若要证明遗嘱有效,就需要按照这些法定形式要求来提供相应证据,比如遗嘱原件、见证人的证言等。 另外,在一些继承纠纷中,可能会涉及到继承人是否尽到赡养义务的问题。如果一方主张自己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从而要求多分遗产,就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这些证据可以是照顾被继承人生活的相关记录,如购买生活用品的票据、带被继承人就医的病历等,也可以是邻居、居委会等的证人证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最后,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一般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你提出了某种主张,比如你认为自己应该多继承遗产,那么你就有责任提供相应的证据来支持你的主张。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也会规定举证责任倒置,不过在继承纠纷案件中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总之,在继承纠纷案件中,充分、合理的举证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当事人应当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按照法律规定积极准备相关证据,以确保自己的诉求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持。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