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肇事逃逸者进行追责?


当遇到肇事逃逸的情况,对逃逸者进行追责可以从民事和刑事两个方面着手。 在民事追责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也就是说,受害者可以先通过保险来获得部分赔偿,如果存在保险无法覆盖的情况,还可以申请救助基金。之后,受害者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逃逸者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在刑事追责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来说,如果肇事逃逸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就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受害者或者其家属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追究逃逸者的刑事责任。 具体操作流程上,受害者要及时报警,向警方提供尽可能多的肇事车辆和逃逸者的信息,如车辆颜色、型号、车牌号、逃逸方向等。警方会通过调查取证,锁定逃逸者。之后,受害者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在刑事诉讼结束后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同时,要注意收集和保留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如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以及相关的费用票据等,这些证据对于追责和获得赔偿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