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车逃逸报警后如何办理?


当肇事车逃逸报警后,后续有一系列的处理流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警方在接到报警后,会按照规定进行受案登记。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六条,公安机关及其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警的,应当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并记录相关内容,包括报警方式、时间,报警人姓名、联系方式,发生或者发现道路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等信息。 接着,警方会启动调查程序。他们会通过多种手段来查找逃逸车辆和驾驶人,比如查看事故现场附近的监控视频,询问现场的目击证人等。在这个过程中,你作为报警人以及事故的当事人,可能会被要求配合调查。你需要向警方详细描述事故发生的经过,包括肇事车辆的特征,如车型、颜色、车牌号(如果有记住),驾驶人的大致外貌等信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三条明确指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管辖区域和道路情况,制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预案,并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然后,关于检验、鉴定。如果事故造成了车辆损坏或者人员受伤等情况,警方可能会对相关物品、人员进行检验、鉴定。比如对肇事车辆的安全性能、碰撞痕迹等进行检验,以确定事故的成因和责任。一般情况下,检验、鉴定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 之后,就是事故认定环节。警方会根据调查、检验鉴定等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如果逃逸者被查获,会明确其在事故中所承担的责任。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最后,如果涉及到赔偿问题。你可以与肇事方进行协商赔偿事宜,如果协商不成,你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这个过程中,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会作为重要的证据使用。 总之,在肇事车逃逸报警后,你要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工作,提供尽可能多的线索,同时关注事故处理的进度和结果,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