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判决后怎么提出重审?


在了解二审判决后如何提出重审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相关法律概念。重审,通常指的是再审程序,它是为了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也就是说,申请再审一般是向上一级法院提出,但在特定情况下也能向原审法院申请。 申请再审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定情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比如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等。如果存在这些情况,当事人就可以依法申请再审。 申请再审的流程如下:首先,当事人需要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再审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请再审人与对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原审人民法院名称、原判决、裁定文书案号、申请再审的法定情形及具体事实、理由,以及具体的再审请求。除了申请书,还需要附上原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有新证据的,要一并提交。 法院在收到再审申请书后,会进行审查。一般来说,法院会在三个月内审查完毕,特殊情况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如果法院认为符合再审条件,就会裁定再审;如果不符合,就会裁定驳回申请。 在申请再审过程中,原判决、裁定的执行通常不会停止。但如果法院决定再审,可能会根据案件情况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可以不中止执行。 总之,二审判决后申请重审是一个严肃且有严格法律程序的事情,当事人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准备好相关材料,依法依规进行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