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签订商品房买卖契约?


签订商品房买卖契约是购买商品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买卖双方明确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书。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签订商品房买卖契约的相关要点。 首先,在签订契约前,购房者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仔细审查开发商的相关资质,查看其是否具备“五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和《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这“五证”齐全是商品房合法销售的基本前提。同时,购房者还应实地考察房屋的实际情况,包括房屋的位置、户型、面积、质量等。 其次,了解商品房买卖契约的主要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契约一般应包含以下条款: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商品房基本状况;商品房的销售方式;商品房价款的确定方式及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交付使用条件及日期;装饰、设备标准承诺;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道路、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交付承诺和有关权益、责任;公共配套建筑的产权归属;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办理产权登记有关事宜;解决争议的方法;违约责任等。 再者,签订契约时要注意一些关键问题。对于合同中的格式条款,要仔细阅读,如有不合理或不明确的地方,应及时与开发商协商修改。特别要关注房屋面积、价格、交付时间、质量标准、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例如,关于面积差异的处理,如果实际交付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有差异,应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处理;若合同没有约定,则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处理。另外,要明确开发商的违约责任,如逾期交房、房屋质量不合格等情况下的赔偿责任。 最后,签订契约后,要妥善保管好相关文件和凭证。购房者应要求开发商出具正式的购房发票,并及时办理合同备案手续。合同备案是为了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开发商一房多卖等违法行为。同时,在办理产权登记时,这些文件都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签订商品房买卖契约需要购房者谨慎对待,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