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租赁协议怎么签,有什么原则?
房屋租赁协议是指出租人将房屋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定期给付约定租金,并于协议终止时将房屋完好地归还出租人的协议。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签订房屋租赁协议的方法和应遵循的原则。
### 签订房屋租赁协议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协议的主要条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四条规定,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所以在签订协议时,要详细写明房屋的具体位置、面积、用途、租赁期限、租金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内容。比如,要明确房屋位于哪个小区、哪栋楼、哪一层、具体房间号;租金是每月支付还是每季度支付,通过什么方式支付(如银行转账、微信、支付宝等)。
其次,要注意协议的形式。根据法律规定,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无法确定租赁期限的,视为不定期租赁。所以,如果租赁期限超过六个月,一定要签订书面协议,以保障双方的权益。
再者,签订协议前,双方要对房屋的现状进行检查和确认。比如,检查房屋的设施设备是否完好,门窗是否能正常开关,水电是否正常等,并在协议中注明房屋交付时的状态。如果在租赁期间出现设施设备损坏的情况,要明确责任归属,是由出租人负责维修还是由承租人负责维修。
最后,签订协议时 ,双方要仔细阅读协议条款,确保自己理解并同意所有内容。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对方询问。签字盖章后,协议即生效。
### 签订房屋租赁协议应遵循的原则
1. **平等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在房屋租赁协议中,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双方都有平等地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任何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比如,出租人不能强迫承租人接受不合理的租金价格或其他条款。
2. **自愿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签订房屋租赁协议必须是双方自愿的行为,不得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如果一方是在被欺诈或胁迫的情况下签订的协议,该协议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
3. **公平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在房屋租赁协议中,租金的数额、支付方式、租赁期限、维修责任等条款都应当公平合理。比如,租金应当与房屋的市场价值和租赁期限相匹配,维修责任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
4. **诚实信用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在签订和履行房屋租赁协议过程中,双方都应当如实告知对方有关房屋的真实情况,不得隐瞒或虚假陈述。比如,出租人要如实告知 房屋的质量状况、是否存在抵押等情况;承租人要如实告知自己的使用用途等。
5. **合法原则**:双方签订的房屋租赁协议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比如,租赁的房屋必须是合法建筑,不得用于违法活动。如果协议内容违反法律规定,该协议将被认定为无效。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