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出现民事纠纷该怎么解决?


买房出现民事纠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 **协商**:这是解决纠纷最基本且首选的方式。双方以平等、公正、公平为原则,就争议问题进行友好交流,尝试消除分歧,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在协商过程中,最好采用书面形式记录协商内容,并保留好相关的书面答复,以便后续作为证据。 **调解**:如果协商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请求相关机构介入调解。例如,涉及商品房购销等事项的纷争,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寻求援助与支持,由其进行调解。此外,也可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仲裁**:仲裁需要双方在合同中有书面约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同于诉讼的二审终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诉讼**:如果调解无效或对调解结果不满意,或者没有仲裁约定等情况,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先确定管辖法院,然后起草起诉书,收集相关证据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 如果是购房定金纠纷,首先要确认购房协议的效力,如果合同无效,定金应该全部返还;其次要确认协议有无欺诈、重大误解等情况,如果有可以申请撤销合同,在协议撤销后,定金应该全部返还。如果上述情况都不存在的,则如果是买方违约的,定金不退还;卖方违约的应当双倍退还定金。如果应当退还定金但卖方不退还的,买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定金。《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