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个人合伙纠纷“立案难”该如何解决?

我和朋友合伙做生意,现在产生了纠纷想去法院立案,可遇到了立案难的问题。我准备了一些证据,但法院还是不太愿意受理。我想知道这种个人合伙纠纷立案难的情况,到底该怎么解决,有什么办法能顺利让案子立上?
展开 view-more
  • #合伙纠纷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个人合伙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合伙经营、共同劳动。在实践中,个人合伙纠纷“立案难”确实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下面我们来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立案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对于个人合伙纠纷来说,原告要证明自己与合伙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比如自己投入了资金、参与了经营等。被告要明确具体,要提供被告的身份信息等。诉讼请求要清晰,比如是要求分割合伙财产、赔偿损失等,并且要有相应的事实和理由支撑。 如果遇到立案难,可能是材料准备不充分。在个人合伙纠纷中,证据的收集至关重要。需要收集的证据包括合伙协议,这是证明合伙关系存在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书面合伙协议,那么要收集其他能够证明合伙关系的证据,比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证人证言等。聊天记录可以证明双方关于合伙事项的沟通情况,转账记录可以证明资金的投入情况,证人证言可以证明合伙经营的事实。 当材料准备好后,如果法院仍然不予立案,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所以,若法院不予立案且不出具裁定书,这是不符合法律程序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法院反映情况。也可以通过人民法院的立案监督机制,保障自己的立案权利。此外,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向律师咨询具体的解决办法,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指导,帮助当事人顺利立案。总之,解决个人合伙纠纷“立案难”问题,要依据法律规定,充分准备材料,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