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拖欠工资自己要怎么起诉?
当遇到被拖欠工资的情况,自己起诉是维护合法权益的一种途径。下面为你详细介绍起诉的步骤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要确认是否经过了劳动仲裁前置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所以,一般情况下,劳动争议需要先经过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能向法院起诉。不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五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提起诉讼,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人民法院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这种情况下可以不经过仲裁直接起诉。
其次,准备起诉材料。主要包括起诉状、证据材料等。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证据材料一般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聊天记录等能够证明你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 关系以及工资拖欠情况的材料。
然后,确定管辖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条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接着,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可以选择现场提交或者通过网上立案的方式提交。法院在收到起诉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起诉条件,会予以受理,并通知你缴纳诉讼费用。
最后,参加庭审。在庭审过程中,要按照法官的指引进行陈述、举证、质证等环节,如实陈述案件事实,提供相关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法院会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在整个起诉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期限进行操作。如果自己对法律程序不太熟悉,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获取帮助。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帮信罪会被限制出境吗
拆迁安置房是什么产权?
判过拘役还能当兵吗?
公章扫描制作电子印章是否有效?
企业退休职工死亡丧葬费和抚恤金是怎样规定的?
身份证到期换证是否一定要本人办理?
别人给我们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吗?
公司十五年没交社保怎么办?
别人把我打成轻微伤但他去住院了该怎么办?
因隔离不能上班该如何进行情况说明?
未成年人继承的房子有债务该怎么办?
质押和留置财产有什么区别?
交通肇事逃逸后该如何处理?
买房遇到土地纠纷该怎么处理?
抢劫8000元会被判几年?
刑事案件最晚多久判刑?
县城机关养老保险交多少?
三婚领证需要前2次离婚证吗?
企业工资分配应该如何管理?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