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者找到后该如何起诉?


当肇事逃逸者被找到后,要起诉对方,首先要了解这涉及到民事和刑事两方面的法律问题。从民事角度看,肇事逃逸者的行为给受害者造成了人身和财产损失,受害者有权要求其进行赔偿。从刑事角度,如果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司法机关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起诉前,你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第一,收集证据。证据是诉讼的关键,它能证明事故的发生、对方的逃逸行为以及你的损失情况。常见的证据包括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由交警部门出具的,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的重要文件;医院的诊断证明,它能证明你的受伤情况;病历,详细记录了你的治疗过程;医疗费发票,是你治疗费用的凭证;误工证明,用于证明你因事故导致的误工损失;还有其他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如现场照片、证人证言等。 第二,确定被告。被告就是肇事逃逸者,你需要明确其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如果车辆有保险,保险公司也可能成为共同被告。这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保险公司需要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撰写起诉状。起诉状是你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书面文件,要写清楚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诉讼请求,即你要求被告承担的责任和赔偿的金额;事实和理由,详细描述事故的发生经过、对方的逃逸行为以及你的损失情况。 准备好以上材料后,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了。首先,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一般来说,交通事故案件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辖。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法院。然后,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法院在收到你的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法院会受理案件,并通知你缴纳诉讼费。缴纳诉讼费后,案件就正式进入审理程序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调查和辩论。你需要按照法院的要求参加庭审,提供证据,进行陈述和辩论。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如果对方不履行判决,你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相关法律依据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