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不作为造成业主损失该如何起诉?


当物业不作为造成业主损失时,业主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以下为您详细介绍起诉的流程及相关要点: 首先,要确认被告。这里的被告就是不作为的物业公司。通常而言,业主在入住小区时会和物业公司签订服务合同,所以很容易明确被告主体。要是不确定物业公司的具体信息,可以查看物业服务合同或者到小区管理处、当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查询。 其次,收集相关证据。证据在诉讼中至关重要,它是支持您诉求的关键。比如,因为物业没有及时修缮公共设施,导致您受伤,您就需要收集现场的照片、医院的诊断证明等;如果是小区卫生状况差,您可以拍摄垃圾堆积的照片或者视频。另外,物业服务合同也是重要的证据,它规定了物业的服务内容和标准。同时,和物业沟通问题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也能作为证据。 接下来,撰写起诉状。起诉状是向法院表达您诉求的重要文书。在起诉状中,要写清楚原告(也就是您自己)和被告(物业公司)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还要详细说明诉讼请求,比如要求物业赔偿损失的具体金额、承担诉讼费用等;此外,要陈述事实和理由,也就是物业不作为的具体情况以及给您造成的损失。 然后,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材料。一般来说,是向物业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交。您需要提交起诉状、证据材料以及相关的身份证明等。法院在收到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就会受理案件,并通知您缴纳诉讼费用。 在法院受理案件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您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举证、质证等环节。举证就是向法院出示您收集的证据,证明物业的不作为和您的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质证则是对对方提供的证据进行质疑和反驳。最后,法院会根据双方的证据和陈述,依法作出判决。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三十九条规定,建设单位依法与物业服务人订立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以及业主委员会与业主大会依法选聘的物业服务人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第九百四十二条规定,物业服务人应当按照约定和物业的使用性质,妥善维修、养护、清洁、绿化和经营管理物业服务区域内的业主共有部分,维护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基本秩序,采取合理措施保护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如果物业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造成业主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