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去做担保人后,该怎么解除担保关系呢?


如果不幸被骗去做了担保人,还是有相应的法律途径可以尝试解除担保关系的,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 法律分析 当你是在被欺诈的情形下做了担保人,根据法律规定,这种行为并非你真实意思的体现。所谓欺诈,就是一方通过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等手段,诱使你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签署的担保协议,你有权依法申请撤销。 ### 解除途径 - **协商解除**:你可以尝试与债权人进行友好协商,坦诚地向其说明你是被骗做担保人的情况,请求债权人同意解除担保协议。如果债权人理解并愿意配合,那么双方可以达成解除协议,这样就能顺利解除担保关系。不过,这种方式是否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债权人的态度和意愿。 - **申请撤销**:若协商不成,你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申请,请求撤销该担保协议。申请时,你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你是被骗的事实,例如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证人证言等,这些证据能够帮助法院或仲裁机构认定欺诈行为的存在。 ###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撤销后的法律后果 一旦担保行为被依法撤销,那么该担保行为自始无效。这意味着从法律层面上看,就好像这个担保行为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担保协议中的相关各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财产返还或者折价赔偿。如果无法返还财产,就需要按照市场价格进行折现赔偿。同时,对于造成过错的一方,需要依据其过失程度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