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黑白合同的问题?


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黑白合同的现象并不少见。所谓黑白合同,简单来说,白合同是对外公开的,往往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备案等;黑合同则是双方私下达成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可能与白合同有很大差异。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这就表明,白合同如果是双方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那它是无效的。而黑合同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比如双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等,它是有可能被认定为有效的。 在建设工程领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也对黑白合同有相关规定。如果当事人就同一建设工程订立的数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均无效,但建设工程质量合格,一方当事人请求参照实际履行的合同关于工程价款的约定折价补偿承包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实际履行的合同难以确定,当事人请求参照最后签订的合同关于工程价款的约定折价补偿承包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意味着在建设工程中,即便合同无效,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价款等进行合理处理。 当遇到黑白合同的问题时,首先要判断合同的效力。对于无效的白合同,不能依据它来主张权利和履行义务。而对于黑合同,要审查其是否合法有效。如果黑合同有效,双方应该按照黑合同来履行。但如果黑合同存在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等违法情形,同样也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在处理黑白合同纠纷时,证据至关重要。双方都需要提供能够证明真实意思表示和实际履行情况的证据。比如,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付款凭证、工程进度记录、沟通邮件等,这些都可以帮助确定双方实际遵循的是哪份合同。 总之,对待黑白合同要依据法律规定,准确判断合同效力,收集好相关证据,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