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出口免抵退税五步法?


出口免抵退税五步法是我国在出口退税管理中采用的一种计算方法,对于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而言至关重要,下面为您详细讲解。 第一步是剔税。这一步主要是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因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和退税率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要把这部分差异从进项税额中剔除。计算公式为: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 = 出口货物离岸价 × 外汇人民币折合率 ×(出口货物征税率 - 出口货物退税率) -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这是为了准确计算企业实际应缴纳和应退还的税额。 第二步是抵税。计算当期应纳税额,也就是用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减去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再减去第一步算出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公式为:当期应纳税额 = 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上期留抵税额。如果结果为正数,企业需要缴纳增值税;如果为负数,则表示有留抵税额,可用于后续退税。 第三步是算尺度。这里要计算免抵退税额,也就是按照出口货物的离岸价和退税率计算出的可以退还的税额上限。计算公式是:当期免抵退税额 = 出口货物离岸价 × 外汇人民币折合率 × 出口货物退税率 -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这一步为后续确定实际退税额提供了一个标准。 第四步是比较。将第二步算出的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与第三步算出的免抵退税额进行比较。如果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小于等于免抵退税额,那么当期应退税额就是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如果当期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大于免抵退税额,那么当期应退税额就是免抵退税额。 第五步是确定免抵税额。用第三步算出的免抵退税额减去第四步确定的应退税额,得到的结果就是免抵税额。这部分税额实际上是企业出口货物应退税额抵顶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的部分。 理解出口免抵退税五步法,关键在于明确每一步的计算目的和方法,同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业务情况进行准确计算,以确保企业能合理享受出口退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