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可撤销合同中的重大误解合同?


在理解可撤销合同中的重大误解合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可撤销合同。可撤销合同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的生效要件,其有效与否,取决于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是否行使撤销权的合同。简单来说,就是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了,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可以选择让这个合同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而重大误解合同就是可撤销合同中的一种重要类型。重大误解,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这种误解必须是重大的,会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比如,你以为你买的是全新的设备,结果收到的是二手的;或者你以为合同标的是某种特定规格的产品,结果实际和你理解的完全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就为重大误解合同的撤销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如果当事人因为重大误解签订了合同,是可以通过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来撤销这个合同的。 那么,判断是否构成重大误解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首先,误解必须是由误解方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受到对方的欺诈或者胁迫等原因。其次,误解必须是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发生了误解,比如合同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格等。如果只是对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有误解,通常不构成重大误解。最后,这种误解必须是在订立合同时就已经存在的,而不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才发现的。 在实践中,如果要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合同,当事人需要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也就是说,你要拿出证据来证明你确实存在重大误解,以及这种误解对你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比如,你可以提供当时的谈判记录、相关的文件资料、证人证言等。 总之,重大误解合同是可撤销合同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法律赋予了当事人在这种情况下撤销合同的权利。但在行使这项权利时,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并通过合法的途径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