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财产协议书怎样写才有效?


要让继承财产协议书有效,需要满足多个方面的条件。 首先,从实质要件来看,订立协议必须是各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就是说大家都是真心愿意按照协议内容来处理财产继承问题,不存在被强迫、欺诈或者重大误解等情况。这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只有真实的意思表示,才符合法律对有效民事行为的要求。 其次,协议内容必须合法,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他人合法权益。比如不能通过协议将国家或者集体财产当作个人财产来继承分配。 再者,协议当事人要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说就是能够清楚地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如果是未成年人或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参与订立的协议可能存在效力问题。 从形式要件来讲,协议最好采用书面形式,将各方的权利义务清晰地记录下来,避免日后产生争议无据可查。 在内容方面,要明确继承人和被继承人的详细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要详细写明要继承财产的具体信息,比如如果是房产,就要写明房产坐落位置、房产证字号、房屋所有权人、共有状况等;还要明确继承的时间、方式,以及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等。特殊情况的解决方法也应当在协议中注明。最后,需要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签字摁手印,同时最好将继承人和被继承人各自身份证复印件附在协议后面作为附件。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意思表示:行为人将其期望发生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愿以一定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