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该如何冲销?


在会计和法律层面,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冲销是一个需要遵循一定规则和程序的操作。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的基本概念。应付账款是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而长期挂账,通常指这笔应付账款在账面上存在了较长时间,一般超过三年还未进行处理。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企业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也就是说,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冲销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可能会涉及到企业所得税的缴纳问题。 接下来,我们说说冲销的步骤和方法。第一步,企业要进行全面的核查。需要确认这笔应付账款是否真的无法支付。这就要求企业查看相关的合同、发票、付款记录等原始凭证,了解业务的来龙去脉。如果对方企业已经注销、破产或者失联,并且通过各种合理途径都无法联系到对方,那么可以初步认定为无法支付。 第二步,企业内部需要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这通常包括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和管理层的审批。业务部门要说明这笔应付账款的形成原因和无法支付的情况;财务部门要对相关的账务处理进行审核;最后由管理层做出决策是否冲销。 第三步,进行账务处理。在确认可以冲销后,企业需要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一般是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这样处理的原因是,应付账款减少,相当于企业获得了一笔额外的收入,所以计入营业外收入。 第四步,税务处理。正如前面提到的,冲销的应付账款要计入企业当年的收入总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需要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将这部分收入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并按照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此外,企业在冲销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时,还需要注意保存好相关的证据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对方企业注销的证明、破产裁定书、双方往来的函件等。这些证据可以证明企业冲销应付账款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在税务机关进行检查时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