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的识别标准是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广告,但其中可能存在一些虚假广告。那么,什么是虚假广告呢?虚假广告就是广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广告。 要识别虚假广告,有几个方面的标准。首先是广告内容与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情况不符。这就好比广告说某种减肥产品吃一周能瘦十斤,但实际上根本达不到这个效果,这就是典型的内容与实际不符。《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广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虚假广告:(一)商品或者服务不存在的;(二)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或者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以及与商品或者服务有关的允诺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的。比如说,广告宣传某款手机有超强的防水功能,可消费者购买后发现,稍微遇点水手机就坏了,这就属于商品性能与广告宣传不符。 其次,使用虚构、伪造或者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的广告也属于虚假广告。有些广告会声称自己的产品经过了某项权威科研机构的认证,但实际上这个科研机构根本不存在或者并没有进行过相关认证。这种广告就是利用虚假的证明材料来欺骗消费者。 再者,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广告也是虚假广告。比如一些美容广告,展示的前后对比照片是经过PS处理的,实际使用该美容产品根本达不到广告中展示的效果。这种虚构使用效果的广告,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错误的购买决策。 另外,隐瞒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信息也可能构成虚假广告。例如,在销售房屋的广告中,故意隐瞒房屋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周边环境存在重大缺陷等重要信息,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房屋,这就属于隐瞒重要信息的虚假广告。 总之,识别虚假广告需要我们仔细对比广告内容与实际情况,查看广告中是否使用了虚假的证明材料,是否虚构了使用效果,以及是否隐瞒了重要信息。如果发现是虚假广告,我们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